您的位置:

货运量激增40%!全球机场“超载”,货运枢纽“满到溢出”|航空旅

发布日期:2025-05-27 09:41:25   来源 : 航空旅    作者 :FlightGlobal    浏览量 :9
FlightGlobal 航空旅 发布日期:2025-05-27 09:41:25  
9

航空旅(FlightGlobal)消息,航空货运量正以每年3%-4%的速度迅猛增长,远超机场基础设施的投资步伐,这一失衡正将全球航空货运推向新的瓶颈危机。从迈阿密到法兰克福,货运设施的饱和、卡车排队数小时的窘境,以及机场对客运的偏心,正让货运成为机场生态中的“二等公民”。面对这一行业痛点,货运代理、航空公司和机场运营方都在敲响警钟:如果不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航空货运的未来将举步维艰。

航空货运代理协会执行董事布兰登·弗里德(Brandon Fried)直言不讳:“货运需求的激增正在引发‘牛鞭效应’。我们已经看到卡车在机场外排队两三小时,疫情期间甚至长达九小时。这种瓶颈不是偶发,而是系统性问题。”他警告,未来20年,货运量持续攀升,而机场货运设施的扩建却严重滞后。尤其在美国,联邦资金的缺位让机场货运区改造遥遥无期。弗里德呼吁政府启动对机场货运拥堵的全面研究,以正视这一迫在眉睫的危机。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美洲区副总裁彼得·塞尔达(Peter Cerda)以迈阿密国际机场(MIA)为例,指出其作为全球第五大货运枢纽已接近饱和。“MIA几乎没有空间用于货运设施的扩建,而任何新增投资总是优先流向客运。”他犀利地质问:“如果机场已经不堪重负,货运的未来在哪里?”这种“重客轻货”的逻辑让货运企业在机场生态中被边缘化,需求被忽视,效率被牺牲。

LATAM Cargo首席执行官安德烈斯·比安奇(Andrés Bianchi)则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提出尖锐观点:“机场过去或许认为货运客户离不开它们,但现在情况变了。客户会用脚投票,流向那些流程更高效、设施更灵活的机场。”他指出,一些机场通过垂直利用空间和引入自动化技术,已经在效率和容量上占据优势。而那些固步自封的机场,将在竞争中被无情淘汰。比安奇的警告直击要害:机场若不觉醒,货运业务将加速流失。

与此同时,航空公司也在积极应对这一危机。汉莎货运美洲区副总裁斯蒂芬妮·阿贝勒(Stephanie Abeler)透露,汉莎正斥资6亿欧元升级法兰克福货运枢纽,目标是提升自动化水平、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并扩大处理能力。然而,她坦言,在非枢纽机场,货运企业的话语权微乎其微。“如果一个机场每周只有三班货运航班,却连基本的仓储设施都提供不了,我们的业务将寸步难行。”这番话道出了中小型机场在货运支持上的普遍短板。

达美航空货运总裁彼得·彭塞尔(Peter Penseel)则呼吁货运行业主动发声:“货运不仅是机场收入的重要来源,更能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利器。”他认为,航空公司和货运代理必须联合起来,向机场管理层和政府部门施压,强调货运的经济价值。联邦快递的巴兹尔·哈利勒(Basil Khalil)也表示,投资地面基础设施和增加运力是应对瓶颈的关键,但这需要机场与货运企业更紧密的协作。

航空旅(FlightGlobal)看来,这场货运瓶颈危机的根源,不仅在于基础设施的滞后,更在于行业观念的陈旧。机场长期将货运视为“附属品”,优先满足客运需求,却忽视了货运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如今,电子商务的爆发和供应链的全球化正推动航空货运需求飙升,机场再也无法对货运的呼声置若罔闻。正如弗里德所言:“没有联邦投资,机场货运区的现代化就是空谈。”而比安奇的预言更为直白:“客户会选择更好的机场,落后的机场终将被市场抛弃。”

这场危机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那些敢于投资、拥抱技术并优化流程的机场,将在未来的货运版图中占据先机。而那些继续忽视货运需求的机场,或许将付出失去市场份额的代价。航空货运的未来,取决于机场是否能从“重客轻货”的旧思维中觉醒,以及政府和行业能否携手打破基础设施瓶颈。时间不等人,货运行业的警钟已经敲响。

相关合作联系方式:FlightGlobal2028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2024 | 版权所有:安徽马道物流有限公司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