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贸易战对航空业的影响

发布日期:2025-04-08 07:48:22   来源 : 机务执照英语    作者 :芒果    浏览量 :74
芒果 机务执照英语 发布日期:2025-04-08 07:48:22  
74

一、供应链冲击:关税直接推高采购与维护成本

1.飞机进口成本激增

中国对美加征34%关税后,波音飞机综合税率升至39%以上,单机采购成本增加约32.5%。以空重15-45吨的飞机为例,原关税5%时进口成本约1.2亿美元,加税后增至1.6亿美元,中小航司现金流承压。空客机队占比高的航司(如东航、海航)则相对受益。

2.航材维护成本上升

美国产发动机(如GE、普惠)、航电设备(如霍尼韦尔)关税同步提高,波音机队维护成本增加5%-8%。南航波音机队占比超40%,年维护费用可能增加12-18亿元。供应链中断风险加剧,进一步推高维护成本。

3.汇率风险放大

贸易战引发人民币贬值(离岸汇率突破7.35),航司美元债务和进口结算的汇兑损失扩大。中国国航测算显示,人民币每贬值1%,汇兑损失增加约3.8亿元。

二、运营模式调整:租赁替代与国产化加速

1.租赁模式优势凸显

购买波音飞机需一次性缴税,而租赁可按租金分期缴税,税负灵活性更高。渤海租赁的空客A320neo机型租赁需求激增35%。

2.国产飞机替代提速

中国商飞C919订单超千架,国产化率提升至60%,长江CJ-1000A发动机预计2025年服役。南航、国航各采购100架C919,逐步替代波音737。国产替代可降低关税冲击,但关键技术(如发动机)仍需突破。

3.供应链本土化布局

政府设立200亿元航材应急储备基金,优先审批空客航线时刻资源,推动航材供应商转向欧洲(空客配套)和日本。

三、市场需求分化:国际萎缩与国内韧性

1.国际航线需求下滑

中美商务出行减少导致跨洋航线 客座率下降3%-5%,美联航已取消12条中美航线。中国航司国际航线恢复至2019年的83%,但长期可能进一步承压。

2.国内政策托底内需

燃油附加费下调(800公里以下10元/人)刺激出行,淡季客座率同比提升1.5%。政策推动消费券、旅游补贴,内需航线票价企稳回升。

3.货运短期脉冲增长

高附加值商品(如电子产品)为规避关税窗口期,空运需求激增。顺丰航空中美货运航线4月运力环比提升22%,但长期难以持续。

四、行业格局重塑:成本分化与竞争洗牌

1.航司盈利能力分化

空客机队占比高的航司(如东航)成本优势显著,波音依赖型航司(如南航)利润空间压缩。春秋航空等低成本航司抗周期能力更强。

2.全球供应链重构

波音787供应链涉及日本、意大利,空客A321在美工厂也受关税冲击,全球供应链“短链化”加速。中国推动本土化(如厦门太古获A350大修资质)以降低依赖。

3.低空经济新机遇

无人机配送试点释放200亿元市场,政策红利可能对冲传统航空业务风险。

五、政策应对与投资策略

1.政府扶持措施

C919采购补贴(单机约5000万元)

航材应急储备基金(200亿元)

优先审批空客航线时刻

总结

贸易战对航空业形成“短期成本冲击→中期供应链调整→长期格局重塑”的传导链。尽管油价下跌缓解成本压力,但关税导致的供应链风险和需求萎缩仍是主要矛盾。国产替代(C919)和政策对冲(内需刺激)是破局关键,建议关注空客机队及内需修复标的,警惕国际航线敞口过大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2024 | 版权所有:安徽马道物流有限公司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