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空运《危险品规则》(DGR)第67版已正式落地!作为航空运输安全的“生命线准则”,这次更新不仅补上了新型危险品管理的漏洞,更直接关系到每一位航空人的日常操作——从值机安检到货物收运,稍有疏忽就可能踩坑。今天就用最易懂的方式,拆解这次更新的“核心考点”,帮你快速吃透新规!
Part.一
这次更新没有冗余内容,每一条都直击日常工作痛点,尤其是以下3点,几乎天天用得上:
客舱充电宝有了“使用指南”,再也不用纠结能不能充电
之前面对旅客“客舱里能不能给充电宝充电”的疑问,很多人只能模糊回应。现在新规明确给出使用和充电建议,并同步修改了表2.3.A——简单说,只要符合规格,旅客在自己座位上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是被允许的,但禁止“多个充电宝串联充电”等风险操作。以后再遇到旅客咨询,直接按新规答复,既专业又不慌。


新增2类“混动车辆”运输编码,货物收运别再漏分类
随着新能源车辆航空运输需求增加,新规在危险品表中新增了2个UN 3166细体字条目:
UN 3166 Vehicle,flammable gas powered, hybrid(易燃气体驱动混动车辆)
UN 3166 Vehicle,flammable liquid powered, hybrid(易燃液体驱动混动车辆)
以后收运混动车辆货物,必须先确认属于哪一类,再按对应要求检查包装和标识——别再和普通车辆混为一谈,否则可能违反运输规范。

国家/承运人差异“大更新”,泰国、法国新规要注意
做国际航线的同事尤其要关注:国家差异列表新增了泰国、法国、英国的特殊要求,比如法国对某类锂电池运输的“荷电状态限制”更严格;同时承运人差异列表也有调整,比如申请特殊运输的截止日期明确为“3月31日”,还删除了几家已不适用的航空公司差异。收运国际货物前,一定要先查最新的差异列表,避免“按老规矩操作”导致货物被扣。
Part.二
很多人会问:DGR为什么每年都更新?这次调整的底层逻辑其实很清晰:
跟着“新危险品”走:像混动车辆、钠离子电池这类新型货物,之前的规则没有明确分类,容易出现管理漏洞,新规就是为了“堵上漏洞”,确保每类危险品都有对应标准;
对接国际标准:这次更新是基于国际民航组织(ICAO)2025-2026版《技术细则》的补遗,简单说就是“和国际接轨”,避免国内外规则冲突,让跨境航空运输更顺畅。
Part.三
看懂变化只是第一步,关键是怎么落实到日常操作中,这3个动作建议马上做:
锂电池/混动车辆:收运时多查“2个参数”
遇到锂电池或新增的混动车辆货物,先确认两个核心信息:① 电池荷电状态(是否符合新规限制);② 包装是否贴对新编码的标识——比如UN 3166混动车辆,包装上必须清晰标注对应的细体字条目,少一个字都不行。

客舱服务:把“充电宝建议”做成小卡片
值机或乘务同事可以自己做个简易小卡片,把客舱充电宝“可做/禁做”的事项列清楚(比如“可给手机充电,禁串联充电”),遇到旅客咨询时递过去,既高效又能体现专业性,还能减少误解。

国际货物:先查“差异列表”再收运
建议把“国家/承运人差异列表”收藏到工作常用文件夹,收运国际货物前花1分钟核对:比如发往泰国的货物,有没有需要额外提供的文件?某家航空公司对危险品包装有没有特殊要求?提前确认,比事后整改更省时。
温馨提示:新规已生效,别等“踩坑”才重视
DGR第67版已经正式实施,不管是值机、安检、货运还是乘务,只要涉及危险品相关操作,都要按新规来。尤其是锂电池和客舱充电宝这两个高频场景,很容易成为检查重点。
如果觉得记不住,建议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工作中遇到疑问随时翻——航空安全无小事,每一次对新规的精准落实,都是在为飞行安全“加码”。
你平时在危险品操作中,最常遇到哪些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解决方案!
我可以帮你把文中提到的“客舱充电宝可做/禁做事项”整理成一张可打印的简易卡片,方便你直接用于工作或给旅客参考,需要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特别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