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物流行业不断探索创新的道路上,新的模式与技术应用总是能吸引众人的目光。最近,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在物流圈乃至整个商业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 全国首个 “中欧班列 + 低空物流” 配送模式正式落地成都。这一创新性的融合,究竟会给物流行业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新模式初体验:“中欧班列 + 低空物流” 如何运作?
想象一下,当你在亚蓉欧国家 (商品) 馆 OTO 跨境体验中心下单一款来自欧洲的时尚手提包,短短半小时后,这个手提包就出现在你面前,是不是感觉很神奇?这正是 “中欧班列 + 低空物流” 配送模式带来的全新体验。
在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内,成都青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接到客户订单后,迅速完成拣货、打包,随后海关快速审核清关。紧接着,工作人员将商品送上六旋翼多功能无人机 “H10”,这架无人机从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起飞,按照规划飞行线路,不到两分钟便精准降落至亚蓉欧国家 (商品) 馆 OTO 跨境体验中心店,并交付至消费者手中。
这一业务流程,成功串联起了中欧班列和低空物流两种运输方式。进口商品经中欧班列从欧洲抵达成都,铁路运输时间相较海运节约了 30 天,大大缩短了商品的在途时间。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通过无人机替代传统运输车辆,让消费者在享受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免税价格的同时,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捷配送服务。
二、物流时效大飞跃:“分钟达” 时代来临
在传统的跨境物流模式下,消费者在门店下单后,商品在保税区仓库完成分拣打包并经海关监管放行,由运输车辆装载配送至店内消费者手中,至少需要一天,甚至两天的时间。运输车不仅有定期运输时间,而且为了提高效率,往往会装载多个包裹,这就导致配送时间被拉长。
但如今,“中欧班列 + 低空物流” 模式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以此次成都国际铁路港的 “首秀” 为例,从下单到收货,只用了半小时,真正实现了跨境商品的 “分钟达”。这种高效的配送速度,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让消费者能够更快地拿到心仪的商品,也为商家赢得了更多的市场竞争力。
三、成本与环保双赢:物流行业新突破
除了显著提升物流时效,“中欧班列 + 低空物流” 模式在成本控制和环境保护方面也有着突出的表现。
从成本角度来看,中欧班列的大规模运输,相比海运虽然在运输单价上可能略高,但由于运输时间大幅缩短,资金的周转效率得到提升,综合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而在末端配送环节,无人机的使用减少了人工成本和车辆运营成本。无人机一次充电即可完成多次短途配送任务,且无需考虑交通拥堵等因素导致的额外成本,长期来看,能够为物流企业节省大量的运营资金。
在环保方面,该模式更是贡献卓越。中欧班列采用电力驱动,与传统的燃油运输方式相比,本身就大大减少了碳排放。而无人机配送同样以电力为能源,相较于燃油车辆配送,进一步降低了碳排放量。据统计,在物流运输方面,该模式将平均减少 56% 的碳排放。这不仅符合我国绿色发展的理念,也为全球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行业创新引领:为跨境电商新业态注入新动能
“中欧班列 + 低空物流” 模式的成功落地,对于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发展无疑是一剂强大的助推剂。
近年来,成都国际铁路港积极推动形成 “前店后仓 + 快速配送”“线下体验、线上下单” 的跨境消费新体验,而此次低空物流航线的正式开通,更是为这一发展增添了新动力。跨境电商业务应用于低空飞行场景并实现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直接发货,极大地拓展了保税直购业务的触达范围,让跨境电商消费实现了 “分钟达”,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优选择。
同时,无人机配送与海关监管实现无缝衔接,这一创新模式为跨境电商新业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场景、培育了新动能。未来,随着该模式的智能化、规模化发展,将吸引更多的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形成更加完善的跨境电商产业链,推动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
五、构建全维物流网络体系
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继续推动低空经济在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深度运用。探索电子围网区域管理模式,实现无人机出区自动核销,助推跨境电商无人机配送模式智能化、规模化发展。
长远来看,成都国际铁路港还将结合集装箱智能转运、智慧绿色升级、低空物流运输等新质生产力,打造 “中欧班列枢纽 + 多维度立体物流网络 + 新质生产力产业链” 全维物流网络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物流领域的地位,加强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全球贸易的繁荣发展。
全国首个 “中欧班列 + 低空物流” 配送模式的落地,是物流行业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物流时效、成本控制、环境保护以及行业创新带来了全方位的积极影响,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未来物流行业发展的美好蓝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创新模式将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应用,为全球物流行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