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报关 VS 清关:90% 的外贸人都曾混淆的跨境通关核心区别

发布日期:2025-05-21 10:56:15   来源 : CDEK浦东    作者 :CDEK小浦    浏览量 :49
CDEK小浦 CDEK浦东 发布日期:2025-05-21 10:56:15  
49

作为货物跨国流动的 "海关双璧",报关与清关虽紧密相连,却藏着影响货物流通效率的关键差异。
今天就来说说报关和清关的区别。在国际贸易中,报关(Customs Declaration)和清关(Customs Clearance)是货物跨境运输的核心环节,但两者在流程、责任主体及具体操作上有明显区别。

一、定义:单环节 VS 全流程的本质差异

当你的跨境包裹贴上 "China Post" 标签时,报关已悄然启动。

** 报关(Customs Declaration)** 是指向海关提交货物合法进出口的 "身份证明",如同给货物办理一张 "出国护照"。无论是义乌小商品出口前向中国海关申报,还是亚马逊 FBA 货柜抵达美国港口后提交资料,核心动作都是提交:【商业发票】、【装箱单】、【提单】等 "通关证件",声明货物品名、HS 编码、贸易条款(如 FOB/CIF)等关键信息,核心目标是完成合法性背书。

而 ** 清关(Customs Clearance)** 则是一场完整的 "通关马拉松"。它以报关为起点,历经单证审核、可能的海关查验(想象成海关的 "安全检查")、税费计算缴纳(为货物跨国支付 "通行费"),最终拿到海关放行的 "通关文牒"。去年某母婴企业进口奶粉时,就因未提前加贴中文标签被要求整改,历经 15 天完成标签补贴才最终放行,这正是清关环节中可能出现的 "附加赛"。

二、流程对比:从 "提交试卷" 到 "全科考试" 的进阶

报关:精准提交的 "单向奔赴"

        触发时机:出口报关在货物离境前 48 小时(如上海港的集装箱在装船前、国航航班的邮包在起飞前),进口报关则在货物抵达目的港后(如鹿特丹港的货柜卸船后 14 天内、国际航司在落地航站后7天内)

        核心动作:如同学生考试提交答卷,报关员需在单一窗口系统录入 20 + 项关键信息:从决定关税税率的 HS 编码(例如 "03062390" 对应冻 lobster),到影响运费核算的贸易条款(CIF 条款下需包含运费保险费)

        关键目标:确保 "货物简历" 符合进出口法规,比如出口英国的电动自行车需通过 CE 认证,报关时就要提交对应的合规证书


清关:层层闯关的 "流程接力"

        申报启动(即报关环节):提交与报关相同的基础单证

        单证审核:海关化身 "阅卷老师",核查发票金额与合同是否一致,原产地证能否享受 RCEP 关税优惠

        查验考验:3%-5% 的幸运儿会触发 "突击检查",深圳某 3C 企业曾因申报 "手机壳" 实际夹带锂电池,整批货物被暂扣 1 个月

        税费结算:根据 HS 编码对应的关税税率(如进口汽车关税 15%+ 增值税 13%+ 消费税),通过单一窗口完成线上缴税

        最终放行:拿到 "海关放行章" 后,货物才能真正踏上目的地旅程,进口清关完成后还需办理进口付汇核销

三、责任主体:谁该为通关延误买单?

    当上海港的出口集装箱或浦东机场的出口邮包,因报关单毛重误差被退单时,责任在发货人或其委托的报关行—— 他们负责确保申报信息与实际货物完全一致。而当德国奶粉在青岛港或法国奶酪在浦东机场清关时,因营养成分表不符合中国标准被要求退运,责任则落在进口商身上,因为清关是包括解决查验问题、缴纳税费在内的全流程责任。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跨境电商模式下责任划分更复杂:亚马逊 FBA 头程清关,卖家需委托第三方清关公司,此时若因商品归类错误导致关税多缴,责任可能在提供商品信息的卖家,也可能在清关代理的归类失误。

四、时间轴:通关路上的 "红绿灯"

    报关时间:熟练报关员可在 2-4 小时完成系统申报,但遇到 HS 编码争议(如 "电动滑板车" 该归入车辆还是玩具),可能耗时 3-5 天。

    清关周期:普通货物在新加坡、香港等高效港口只需 1-2 天,而在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复杂关税区,可能长达 2-3 周。去年某家具企业出口巴西,因原产地证格式错误,清关耗时整整 28 天,导致客户索赔。

避坑指南:通关老炮的实战经验

    HS 编码建档:建立企业专属商品编码库,定期更新各国海关归类指南(如欧盟 2024 年新增的电池分类编码)

    单证预审核:出口前用 "单一窗口" 智能审单功能自查,进口时委托清关公司提前核查中文标签、外文单证公证

    税费预核算:利用海关总署官网的 "商品信息查询" 工具,提前测算关税 + 增值税 + 消费税(如进口化妆品可能高达 50% 综合税率)

    风险预案:针对高查验率商品(如服装、电子产品),在合同中约定 "查验延误免责条款"

总结:通关就像跨国接力赛

    如果把跨境贸易比作一场接力赛,报关是递出第一棒的起跑动作,而清关则是跑完包括跨栏(查验)、缴费(税费)在内的整个赛道。前者决定能否获得参赛资格,后者决定能否顺利冲过终点。当你的货物在海关系统显示 "报关完成" 时,只是迈出通关的第一步;只有看到 "清关放行" 的提示,才算真正完成这场跨国通关的考验。

    下次当货代告诉你 "正在清关" 时,记得追问一句:是卡在报关环节的单证问题,还是查验中的标签整改?掌握这对 "海关双璧" 的区别,就能在跨境贸易中精准定位问题,让货物通关像网购收货一样顺畅。

    你的企业在通关过程中遇到过哪些 "奇葩" 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通关故事~


- КОНЕЦ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2024 | 版权所有:安徽马道物流有限公司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