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趋势分析
分月度看,2024年,RCEP区域内进出口金额月平均水平略高于2023年,区域内一体化程度进展良好,RCEP协定略见成效。
二、进口侧分析
从各成员国自RCEP域内进口额来看,2024年中国排名第一,自RCEP域内进口1.004万亿 美元,同比增长2.1%。排名第二的是日本,自RCEP域内进口3702.70亿 美元,同比下降5.86%。排名第三的是韩国,自RCEP域内进口2978.50亿 美元,同比下降1.69%。除日本、韩国和新西兰外,其余成员国自域内进口增速均“由降转增”。如越南自RCEP域内进口2861.24亿 美元,增速由去年的下降10.06%转为增长21.87%;新加坡自RCEP域内进口2071.45亿 美元,增速由去年的下降14.59%转为增长2.59%。
2024年RCEP成员国对RCEP域内进口金额
2023年RCEP成员国对RCEP域内进口金额
2021-2024年,从各成员国自域内进口占域内总进口额情况看,各个国家有增有降。其中2024年,老挝自域内进口份额为97.07%,较上年扩大14.79个百分点;柬埔寨自域内进口份额为88.77%,较上年扩大1.53个百分点;菲律宾自域内进口份额为71.6%,较上年扩大0.74个百分点。
相反,2024年,缅甸自域内进口份额为89.04%,较上年收窄0.49个百分点;越南自域内进口份额为70.63%,较上年收窄1.51个百分点;泰国自域内进口份额为58.44%,较上年收窄0.59个百分点。
从各成员国自域内进口产品结构来看,2024年,RCEP成员国自域内主要进口机械器具、矿物产品、贱金属、化学产品。其中,各国自RCEP域内进口机械器具的金额为1.221万亿 美元,占域内进口全部产品金额的40.19 %;各国自RCEP域内进口矿物产品的金额为5025.64亿 美元,占域内进口全部产品金额的16.55 %;各国自RCEP域内进口贱金属的金额为2406.66亿 美元,占域内进口全部产品金额的7.92 %。化学产品占6.50 %,塑料橡胶占4.59 %。
三、出口侧分析
从各成员国对RCEP域内出口额来看,2024年中国排名第一,对RCEP域内出口9632.15亿 美元,增速由上年同期下降6.07%转为增长5.65%。各成员国对域内出口普遍增长,其中,韩国对RCEP域内出口2954.51亿 美元,同比增长4.22 %,增幅较去年同期扩大19.13个百分点。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对RCEP域内出口增速均“由降转增”。
2024年RCEP成员国对RCEP域内出口金额
2023年RCEP成员国对RCEP域内出口金额
从各成员国对域内出口占域内总出口的份额情况看,2023-2024年老挝、新加坡、柬埔寨出口占比增长,与RCEP成员之间贸易联系密切。其余国家对域内出口占域内总出口的份额下滑,其中,2024年菲律宾对域内出口占域内总出口份额为47.76%,较上年收窄2.12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协定的实施可能导致成员国之间的市场竞争加剧。
2024年,中国对域内出口占域内总出口的份额有小幅下降,为26.93%,较上年收窄0.05个百分点。越南对域内出口占域内总出口的份额下降明显,2024年为37.95%,较上年收窄3.22个百分点。
从各成员国对域内出口产品结构来看,2024年,各国对RCEP域内主要出口机械器具、矿物产品、贱金属、化学产品。其中各国对RCEP域内出口机械器具9747.06亿 美元,同比增长8.09 %;各国对RCEP域内出口矿物产品3819.93亿 美元,同比下降7.71 %;各国对RCEP域内出口贱金属2340.38亿 美元,同比增长2.64 %。
四、结论
RCEP协定生效三年来,区域贸易一体化成效初显,2024年区域内贸易额达5.8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7%,呈现韧性增长。从进口侧看,中国、越南等多数成员国自域内进口“由降转增”,越南进口增速跃升至21.87%,老挝、柬埔寨、菲律宾域内进口份额持续扩大,反映区域供应链依存度提升;但日本、韩国进口收缩,缅甸、泰国份额收窄,凸显成员国发展不均衡。机械器具(占进口总额40.19%)和矿物产品(16.55%)为进口核心商品,支撑制造业与能源需求。出口侧,中国、韩国等对域内出口增速回升,但中国、越南出口份额小幅下降(分别至26.93%、37.95%),表明市场竞争加剧;机械器具主导出口(9747亿美元,占26.93%),矿物产品出口下滑7.71%,凸显高附加值产业优势与传统资源贸易波动风险并存。
整体而言,RCEP通过降低关税和规则整合推动了区域贸易稳定,但成员国间结构性差异和同质化竞争制约红利释放。未来需深化产业链协作(如机械、电子领域技术标准互认),拓展绿色经济与数字贸易,并加强对老挝、柬埔寨等国的产业扶持,以优化贸易结构、缩小发展差距,推动RCEP从“贸易增长”向“高质量共赢”进阶。
报告数据来源瀚闻资讯《全球贸易与产业增长实验室》GTI系统,登录PC端gti.sinoimex.com,可以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