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产业观察组
2025 年,全球贸易体系发生了自二战以来最剧烈的重构。
4月2日,特朗普政府向全球60个国家“宣战”,对这些导致美国贸易失衡的“罪魁祸首”加征至少10%的对等关税。
作为全球最大工业国和美国贸易逆差最大来源国,中国毫不意外成为主要目标,关税税率从20%提高到34%,再到84%,最后飙升到145%,涉及约5500亿美元商品,创下全球贸易史上最高关税纪录。
外贸在过去的中国经济版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可以预见,关税壁垒必将导致商品在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下降,部分国家的“友岸外包”策略更会促使产业链加速向境外转移,大部分沿海地区的发展会承受更大压力。
但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近年来兴起的各地自贸区却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根基,构建起了更具韧性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通过政策灵活性与战略定力的结合,自贸区不仅缓冲了关税战的直接冲击,更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风浪越大,避风港越重要
理论上说,自贸区以“境内关外”为特征,并不受关税冲突的直接影响。而在全世界都因为关税震荡不休的时候,不受影响就成为了最大优势。
更值得期待的是,在全世界贸易格局面临重塑的当下,自贸区还可以利用更强的政策灵活性,首先参与新贸易规则和贸易关系的塑造。
在特朗普退出全球关税的消息传出后,搁置5年的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当即重启,三方重提“中日韩自贸协定”。4月15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二阶段第十一轮谈判在北京举行,事务正快速推进。
与此同时,海关总署也放出消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打造更强有力和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保持贸易和投资市场开放,促进长期增长。
在这种环境下,自贸区的三大核心优势将体现得淋漓尽致:
1、机制设计上缓冲外部冲击
保税政策体系对于关税波动有天然抵抗力,受关税冲击的大宗商品可以暂存区内,待国际价格波动趋稳后再分拨至境内外。此外,自贸区还可借关税带来的货物分流需求——高关税敏感商品完成增值环节后转运至目标市场,低附加值初级产品直接全球分拨——的机会,加强跨国流通枢纽的功能。
2、用制度创新破解贸易围堵
自贸区的制度优势使其可以探索创新规则融入全球竞争,比如对内外资实施同等标准化政策待遇,率先探索数据跨境流动分类监管、电子签名互认等规则,为未来加入国际贸易协定积累实践经验,也倒逼国内市场主体提升效率。
更重要的是,自贸区有条件优先推广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鼓励企业以本币计价结算,减少对SWIFT体系的依赖;同时试点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实现贸易结算的去中心化与实时清算,降低国际支付中的汇率风险与中介成本。
3、重组产业链破解西方友岸外包
针对美欧推动的“友岸外包”策略,自贸区可以在关键领域通过优惠政策推动企业进口先进研发设备,在区内完成技术转化并发展高附加值的核心部件研发、品牌运营业务,同时将低附加值的组装环节布局至东盟等成本优势地区,以自贸区为先导重塑一套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价值链分工体系,既降低整体税负,又增强产业链对单一市场波动的抵御能力。
把避风港建得更坚固!
近几年随着全球贸易冲突的加剧,国内外贸形势也相当严峻,2023年进出口总额仅增长0.2%,2024年艰难提高到5%。但与此同时,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7493.9亿元,增速达到25.6%。自贸区在当前关税冲突下具有显著优势,其犹如狂风暴雨中的坚固堡垒,为我国贸易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要想在这场持久的贸易博弈中实现突围与持续发展,科学合理且富有前瞻性的产业规划依然必不可少。产业规划犹如自贸区发展的 “导航仪”,精准指引资源配置方向,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又似 “助推器”,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整体经济韧性。它不仅关系到自贸区能否有效抵御贸易摩擦冲击,更决定了其在未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进程中,能否抢占高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前瞻认为,当前各地自贸区应紧扣“5大核心要素”:
1、要下好未来产业“先手棋”
各地自贸区需构建“量子级“战略视野,紧跟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精准识别第三代半导体、脑机接口、合成生物等颠覆性技术的“奇点时刻“。用科学方法判断哪些技术能真正爆发,抢先布局专利和实验场景。
譬如,当前湖北自贸试验区武汉片区明确提出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河北自贸试验区雄安片区提出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高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片区刚刚签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多个前沿领域的41个项目,总投资428亿元。
2、要争夺数字时代“规则制定权”
在数字经济革命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历史交汇期,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已无法依赖传统要素投入模式。有条件的自贸区,可考虑在6G通感一体、区块链3.0等前沿领域建立“中国标准体系”。推动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协议标准输出。构建“场景标准+技术标准+伦理标准”三位一体框架,掌握规则话语权。
例如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片区组织实施数字贸易标准化建设工作,抓取数字贸易的关键要素探索建立数字贸易标准体系,支撑落实国家NQI(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跨境电子商务便利化共性技术标准研究”,推动前海牵头制定跨境电子商务等数字贸易产业领域在电子合同制定、签署、档案管理、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等关键环节相关标准规范及指引。
3、要打造产业跃迁“热带雨林”
过去的传统发展思维会限制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当前自贸区应以“链主+”思维重构产业发展系统,构建“隐形冠军培育池+专精特新加速器”的梯度生态。用数字技术把自贸区内产业链与城市支柱产业串成智能网络,实现产业链“数字镜像”实时映射,形成需求感知-智能匹配-敏捷响应的生态闭环。
例如,江苏自贸试验区利用制度创新优势,系统谋划、大力推进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其制度创新着力点覆盖生物医药产业链中“医药研发-药品生产-药品上市”等多个环节;安徽自贸试验区针对集成电路产业链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制度创新,推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快速发展。
4、要构建韧性发展“免疫系统”
自贸区应发挥自身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创建“地缘政治雷达+产业安全沙盒“双预警体系,研发产业链韧性指数模型,给产业链做“全身体检”,关键领域备好“应急物资”,可以考虑用数字模拟预测断供风险,给基因编辑等敏感技术划清红线。
目前学研界已经提出了多种模型,包括通过构建灵敏度指数和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产业链韧性测度方法;通过智能供应链的危机模拟沙盘,设计压力测试场景,模拟极端情况下供应链的韧性表现;运用全局莫兰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等等。
5、要锻造数字经济“炼金术”
自贸区可利用好先天的资源包容性,做好创新示范,如打造“技术资本化+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价值转化路径,构建专利导航产业发展新模式。譬如,双碳发展背景下,可以考虑建立“社会价值核算体系“,将共同富裕、碳中和等指标纳入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可以在小范围内形成让专利能抵押、数据能交易的优越环境,把企业赚钱能力和社会责任(比如碳中和)绑定,在元宇宙等新领域探索虚实结合的赚钱新模式。
可以参考江西省抚州市建设“两山”转化智能综合服务平台的经验,通过加强数据资源共享,构建完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体系,优化资源流转机制,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高效转化。
在中美贸易战呈现复杂性与长期性交织的当下,中国自贸区正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肩负着重塑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任。
应对风暴需要前瞻的眼光
自贸区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构建起关税防火墙,缓冲外部关税冲击;同时作为规则试验田,率先探索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打破西方贸易围堵;还要凭借产业链重组能力,成为稳定国内产业体系、重构区域价值链的关键力量。
中国自贸区不仅是应对贸易摩擦的 “桥头堡”,更是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 “中国方案” 的前沿阵地。未来,随着自贸区各项政策的深入实施与协同推进,其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灵活的政策、更加完善的制度,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稳健前行,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与繁荣贡献独特的中国智慧。
对于身处关税风暴中的各方而言,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无论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持续抬头,还是全球产业链重构带来的不确定性,都需要更加专业、深入的战略规划与咨询服务。
作为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7年来持续为地方政府提供专业产业咨询整体解决方案,已服务2200+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能够凭借深厚的产业研究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围绕自贸区的资源禀赋,深入剖析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制定出贴合实际且具有前瞻性的产业规划。
其中,前瞻产业数智云平台可以通过提供产业决策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提升招商工作的精准性和效率,结合线下活动已成功引荐超6000家的精准意向投资项目,赋能政府破解数字化痛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封面配图来源于摄图网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2024-202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模式与前录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分享
前瞻27年走在产业最前沿
-部分研究成果展示-
-智库专家评审过会现场-
-荣誉资质-
前瞻产业研究院
SINCE 1998
FORWARD
股票代码:839599
前瞻产业研究院于1998年在北京清华园成立。26年来,前瞻始终坚持两翼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宏观研究+技术洞察+自研大数据”为可持续发展先行之翼,以“智库专家+平台资源"为落地性发展后固之翼,致力于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提供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咨询服务。
FORWARD
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
FORWARD.
欢迎各种咨询→
产业规划
400-639-9936
研究咨询
400-068-7188
决策·投资,一定要有前瞻的眼光
FORWORD, FOR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