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最新发布的ACE系统升级计划(CSMS #64418992)及近期政策动态,以下是关于T86清关模式未来发展的综合分析。但要留意的是,文章只提及累计800USD以下的系统更新,但并未针对T86,毕竟中国及香港地区以外的T86一直以来并未受到政策影响,我们仍等待海关的明确要求。
一、T86清关模式的现状与政策反复性
政策背景与近期波动
T86清关模式(Type 86 Entry)基于《美国法典》Section 321条款,允许每人每天累计入境货值≤800美元的货物免关税快速通关,今年2月政策调整,白宫曾短暂取消T86免税待遇并加征IEEPA 10%关税(现为20%),但因执行困难(如清关积压、人力不足)在72小时后撤回,凸显政策的不稳定性。
政策反复的深层原因
贸易保护与财政压力:美国政府试图通过限制低价商品流入保护本土制造业并增加税收,但缺乏配套的快速征税系统(如ACE升级延迟)导致政策难以落地。
供应链依赖:美国消费者对中国低价商品需求旺盛,若彻底取消T86将推高通胀,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供应链。
根据CBP最新公告,Section 321的ACE系统升级推迟至2025年9月,释放以下信号:T86有望持续。
技术准备不足
ACE系统需支持对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关税征收与数据追踪,但技术开发滞后导致政策执行受阻,短期内T86可能继续存在。
若升级完成,CBP将具备全面征税能力,T86免税红利或彻底终结。
过渡期策略
物流商需提前适应混合模式:短期内继续使用T86,曲线第三方国家或地区走T86,同时试水T01(formal entry)、ECCF 和T11(informal entry),尽管成本上升(如T11 User fee增至2.62美元/票,累加关税,而时效如遇周末延长3-5天)。具体方案的实施还有些风险需要规避,欢迎共同探讨。
短期:政策延续但监管趋严
免税门槛可能降低:美国或效仿欧盟,将800美元门槛下调至0美元,减少税收流失。
抽查率提升:通过AI风险评估系统(拦截准确率89%)加强对低价值货物的原产地和合规性审查,打击“拆单避税”行为。
长期:合规化与供应链重构
海外仓模式崛起:为规避关税风险,更多企业将采用“海运集拼+海外仓”模式,实现本地化备货与快速配送。
品牌与合规壁垒:依赖低价铺货的卖家加速出局,具备技术、品牌和合规能力的企业将主导市场,已有新机会,欢迎业内伙伴合作探讨。
T86清关模式的未来将取决于ACE系统升级进度和政治博弈结果。短期内政策可能反复,但长期趋势指向合规成本上升和供应链重构。企业需平衡短期生存与长期竞争力,从“政策套利”转向“技术+品牌+合规”的全方位壁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