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枢纽分会主办,北部湾港集团钦州北港供应链公司、盛港码头公司、中铁联集广西分公司、五矿物流广东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中国物流枢纽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专项行动暨第十六期全国交通物流「枢纽研学」钦州-防城港站举办!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枢纽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律景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枢纽分会副会长、山东交运集团副总经理、山东交投物流集团总经理王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枢纽分会副会长、深圳市铁海多式联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小青、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枢纽分会副会长、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合鑫、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枢纽智库专家、广州交投集团交通设计研究院总经理李新伟、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枢纽分会理事、云南建投物流副总经理、云南中畅物流董事长廖学智、北部湾港集团钦州北港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志艺、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业务部宋炜嘉、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盛港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垂剑、中铁联集广西分公司副总经理舒自逊、五矿物流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显安、五矿物流广东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经理余健汉、中国铁路物资广西公司总经理助理、柳州中铁物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曾祥涛、山东省交投物流集团副总经理高吉伟、中国铁路物资广西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副总经理郭峰、阿帕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凤环、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刘鹤行、北方国际航运研究院李超、云南中畅物流有限公司凡兴吉、云南建投物流有限公司任冬妮、广州高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吴振扬、广西丰联铜业有限公司经理彭成海、五矿物流广东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刘源智等共同参加本期交通物流枢纽研学活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枢纽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律景昌主持交通物流降本增效、枢纽园区智改数转研学活动并做共链合作总结。
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业务部宋炜嘉在研学中表示,目前,北部湾港拥有及管理沿海生产性泊位89个,万吨级以上泊位81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32个,15万吨级以上泊位19个,20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30万吨级泊位1个。已开通77条内外贸集装箱航线,实现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通航,钦州港从1994年的12.2万吨,到2007年突破1000万吨,到2018年突破1亿吨,再到2024年突破2亿吨,钦州港从“有海无港”到“国际门户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的重要枢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目前,钦州港已建成泊位86个,可供30万吨级油轮靠泊、20万吨级集装箱船单向通航。挂靠钦州港的集装箱航线70条,基本实现国内主要港口和东南亚、东北亚主要港口全覆盖,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资源集聚的重要枢纽。
在远控中心大楼内,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盛港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垂剑表示,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融合新一代尖端技术,研发应用自动化信息系统,打造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集装箱码头的高度信息化、标准化和作业全自动化,相较于传统码头,堆场设计效率提升30%,操作人员减少70%。
北部湾港集团钦州北港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志艺表示,作为北港物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桥头堡,为重庆平台公司、北部湾联运、四川平台公司等平台企业提供班列到、发代理操作、班列订舱代理等服务。还向社会提供集装箱多式联运、散货运输、仓储、堆存、拆装箱、代理、货物监管及供应链管理等综合物流服务。希望通过此次枢纽研学,推进北部湾港与广大参访者在技术交互、政策研学、案例互学和成果互鉴等方面加强深度研学交流,为共同推进全国交通物流的全链提质降本增效贡献“港口物流”共链合作发展新方案。
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广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舒自逊表示,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图定线路22条,与中欧班列无缝衔接,形成由线到面、覆盖18省份73市156个铁路站点的交通物流网络,货物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
本期研学承办单位,五矿物流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显安在研学中表示,五矿物流集团作为中国五矿集团下属公司,主要围绕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产品流通产业链,提供运输、保险、仓储代理、货代、船代、租船订舱以及质押监管等物流增值服务,拥有全球化服务网络和地区优势资源。与物流枢纽分会全国交通物流行业枢纽货物全程综合运输与物流全链综合服务的集疏运、全程物流供应链专项共链合作行动高度契合。
铜冶产业作为广西的优势特色产业,对推进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和拉动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20年9月,防城港进境铜精矿保税混矿试点成为全国海关首个获批的试点。“保税混矿”监管新模式实施后,进口原料矿通关时长压缩50%以上。2024年前8个月,广西以保税混矿监管模式进口铜精矿64万吨,为企业节省原料采购成本约1亿元。试点以来,防城港进境铜精矿“保税混矿”试点完成进境铜精矿“保税混矿”56批次,重量101.68万吨,货值146.89亿元,量值稳居全国第一。
“以往都是国外完成混配后再进口,现在可以直接在国内开展保税混矿作业,既压缩了企业成本,又丰富了供应渠道。”广西丰联铜业有限公司经理彭成海介绍。自防城海关获批进境铜精矿“保税混矿”试点至今,有效推进了境外混矿业务向广西口岸“前移”,企业可以根据需求混配符合标准的铜精矿,缩短物流时间,降低采购成本,为广西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铜精矿进口集散基地添翼助力。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枢纽分会副会长、山东交运集团副总经理、山东交投物流集团总经理王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枢纽分会副会长、深圳市铁海多式联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小青、中国交物流通运输协会物流枢纽智库专家、广州交投集团交通设计研究院总经理李新伟、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枢纽分会理事、云南建投物流副总经理、云南中畅物流董事长廖学智共同参加本期交通物流枢纽研学活动。均表示本期研学活动不仅是一场新实践的交流互鉴,更是一次共链合作发展的新启迪。通过专班探营北部湾钦州港、中铁联集钦州中心站、五矿物流、丰联铜业,研学全体成员深刻感受到了物流枢纽园区新质运营和新智运力融合创新对现代交通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山东交运、广州交投、深圳铁海联运、云南建投愿与交通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一道,深化数智化转型,探索行业共链合作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随后,来自云南建投物流、中国铁路物资、辽宁交通规划院、北方国际航运研究院、阿帕数字、云南中畅物流等企业的代表纷纷发言,就货物全程综合运输与物流全链综合服务的枢纽物流技术创新、运营创新、管理创新的智慧物流枢纽标准化、生态圈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各方一致认为,只有通过不断融合创新和共链合作发展,着力打造规模带动能力强、跨链协同效应明显的全国物流枢纽产业链生态协作新体系,才能形成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全流程的生态协作新格局。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枢纽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律景昌在研学总结中指出,本期交通物流枢纽研学、共链合作不仅是一场全国交通物流向“新”发力、提“质”而兴、数字化、智能化实践的交流互鉴,更是一次推进全行业降本增效“共链”合作发展的新启迪,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交通物流企业加入到“共链”专项合作行动中来,共同“链”出跨区域联动、跨方式衔接、跨领域深度融合的“政协企、产创研”共链合作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推动全国交通物流高质量发展。
研学期间,枢纽研学专班探营西部陆海新通道钦州联运中心、中铁联集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码头、中国五矿位于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内亚洲最大的进口铜精矿混配项目等,深度研学钦州-防城港市在推进枢纽补链强链、交通物流降本增效,科技赋能枢纽园区新质运营与物流供应链融合创新实践新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