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经济贸易风云变幻、不确定性因素交织的大背景下,上半年我国航空物流却逆势上扬,发展亮点频现。然而,国际航空物流通道受阻、全球经济预期下调、跨境电商小额关税监管收紧等挑战接踵而至。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节点,下半年及未来航空物流将何去何从?又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航空物流发展亮点抢眼
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贸易形势下,航空物流展现出强劲韧性。上半年,国内航司货邮运输量大幅增长续创新高,国际航线表现尤为亮眼;中西部货运枢纽凭借区位优势,货邮吞吐量增速迅猛,有力支撑国家高水平开放;同时,国内机场国际航空货运连通度不断提升,正朝着多元化方向稳步演进。
航空物流发展韧性十足。上半年,国内航司货邮运输量达到478.4万吨,同比增长14.6%(同比增加61万吨),较2019年同期增长36%,续创新高。其中,国内(含港澳台)航线274.7万吨,同比增长8.9%,国际航线203.7万吨,同比增长23.4%,国际航线占比达到42.6%,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贸易不确定性持续放大的背景下,国际航空物流市场顶住压力,保持了较高水平的增长。

近年来国内航司上半年货邮运输量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民航局)
中西部货运枢纽驱动较强。上半年,机场货邮吞吐量达1029.9万吨,同比增长9.2%。前20位机场货邮吞吐量占比为83.4%,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从总量看,鄂州花湖、乌鲁木齐天山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速均超50%,郑州新郑、成都双流、成都天府同比增速均超20%;从国际量看,乌鲁木齐天山、鄂州花湖、西安咸阳同比增速分别超过480%、250%、120%,上半年中西部货运枢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对国家“向西”“向南”高水平开放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国际货运连通度提升。国际货运航线布局是强化我国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的重要构成,对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产业链供应链具有基础性作用。从今年上半年以及2024年全年来看,国内机场的国际航空货运连通度呈现出“1+2+N”梯次格局,上海稳居第一梯队,特别是远程航线市场“天天班”达到8条,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广州和深圳位列第二梯队,增长势头强劲。第三梯队机场竞争加剧,其中郑州、鄂州国际连通度显著提升,杭州、重庆等稳中有升,我国枢纽的国际航空货运连通性正在向更加多元化方向演进。
▍不确定因素带来全新挑战与机遇
当前,国际航空物流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形势。从国际航空物流通道来看,向美、向西通道均遭遇不同阻碍与冲突,对货运航班、市场经营等带来诸多影响;宏观经济形势上,全球经济预期下调、恢复面临压力,而我国经济则稳步增长,内需成为主动力;跨境电商领域,美欧小额关税监管政策不断调整,给航空物流跨境直邮带来显著冲击。
一是从国际航空物流通道看。向美通道阻碍重重——今年以来,美国对等关税、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变化对国际贸易及国际物流市场产生巨大影响。长期以来,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及贸易国,也是我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尽管受经济滞涨、贸易摩擦等影响,2024年美国仍是我国第三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航空货运市场,中美航空货运市场走向对我国乃至全球航空货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比往年,2025年5月我国向美通道(北美、东北亚)国际货运航班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北美、东北亚分别环比下降了约19%、9%的货班量),上半年同时存在普货运量明显减少、跨境电商集中出货现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货主、物流企业的经营压力,以及对下半年市场形势的谨慎态度。

2025年上半年北美、东北亚区域国际货运航班量
(数据来源:中国民航局)
向西通道冲突频发——2024年,我国与欧洲、西亚、中亚国家国际贸易额占比分别从12%、6%、0.9%提高到13.9%、7.2%、1.54%,物流需求持续增长,其中西亚已成为我国国际航空货运第五大市场,也是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从6月份以伊冲突影响看,对我国西亚、欧洲国际航空物流市场的外方航司全货运航线造成一定影响,对我国至西亚地区的客运腹舱也产生一定影响。目前,俄乌战争尚未停火,中东局势持续动荡,短期内对我国国际航空物流影响可控,但若冲突进一步加剧,或将对我国西向通道的直达与中转市场产生冲击。
二是从宏观经济形势看。全球经济预期继续下调——受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前景不明及持续地缘冲突影响,全球经济恢复仍面临下行压力。世界银行于6月10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今年1月份的2.7%下调至2.3%。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成为当前全球各国在探讨经济恢复路径中达成的基本共识。
我国经济稳步增长——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增速比去年同期及去年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同期新高。上半年“三驾马车”的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16.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31.2%。内需——尤其是消费,是促进GDP增长的主动力。
三是从跨境电商需求看。小额关税监管将影响国际货运增量,美国时间5月12日发布价值低于800美元小额包裹的对华税率规定(T86新规),将较大程度地减少通过航空方式运输的低价值商品货量,转向海运+海外仓等模式。除美国小额免税政策调整外,欧盟议会近期正式通过新提案,拟采取多项措施应对日均涌入的约1200万个(主要来自非欧盟国家)的电商包裹。措施包括要求非欧盟商家设立欧洲本地仓库以简化批量检查;拟取消150欧元免税门槛,探索每件包裹征收2欧元处理费。小额关税政策的动态调整,将对航空物流跨境直邮产生明显冲击。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答案
考虑到传统货运旺季的平均增速规律,叠加当前不确定性环境因素影响,研判下半年航空货运量将依然保持明显增长态势。然而,高增速将面临一定挑战,预计2025年全年航空货邮运输量有机会突破千万吨大关。从长远发展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国家发展核心战略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意味着航空物流市场还有广阔发展空间,以及较大的规模增量空间和服务价值提升空间。在此基础上,呼吁和建议行业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动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
做强枢纽通道网络。加快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支持世界级机场群培育孵化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持续优化货运航权、时刻关键资源配置,加快拓展国际货运航线网络,尤其是加快向西、向南新兴市场布局,引导国内航司提升对新兴市场的拓展能力,提升全球航空货运通道保障韧性。加强航空前置货站网络建设,完善航空货邮短驳一体化运营组织。
做优产业协同融合。持续推动航空物流改革创新,引导航空物流企业加强与制造业、跨境电商等产业的协同,支持航空物流企业与国内的新型高端制造、国际贸易市场主体加强对接合作,做好定制化的供应链服务。持续开展中美、中欧货运市场监测,密切跟踪主要贸易伙伴关于跨境电商包裹监管政策的最新动态,引导航空物流市场主体加强应对国际监管政策变化的协同。
做精数字智慧赋能。加强航空物流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引导行业以创新技术赋能解决业务开展中的堵点、难点。鼓励和支持航空物流企业参与海外航空货站建设运营,将自主开发货运信息系统在海外推广应用,有力支撑航空物流全流程跟踪、可视化,强化境外分拨服务网络建设。
做好回程货源组织。加强消费端物流政策引导,响应国家“提振内需、促进消费”的整体导向,加强航空物流回程货源组织的政策研究与引导,提升枢纽口岸机场国际进口货物的通关与流转时效,增强航空物流对内需消费支撑作用。(供稿: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文内容刊详见《物流时代周刊》2025年8月第一期,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君子
审发|Cindy
视频精选
(1)@物流人,近百家农产品货主来袭!一场供与需的盛大“约会”即将开启
(3)快递进入淘汰赛!上海、广州、深圳、金华、杭州、东莞、苏州、北京、成都、郑州、揭阳、武汉、佛山、天津、临沂、廊坊……纷纷出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