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航局发布了《2024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263个运输机场共完成货邮吞吐量2006.2万吨,同比增长19.2%,不仅超过了2019年的水平,还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上海浦东机场依然稳坐“货运一哥”的宝座,全年完成货邮吞吐量377.8万吨,排名第一。而鄂州花湖机场则以252.7%的同比增速,在10万吨级机场中高居榜首。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作为顺丰航空的主基地,鄂州花湖机场全年完成货邮吞吐量86.5万吨,排名全国第五。然而,此前多个官媒报道的数字却是102.5万吨,两者相差了16万吨之多!那么,这究竟是统计口径不同,还是数据有误?
与此同时,武汉天河机场的货邮吞吐量继续下滑,2024年仅完成17.3万吨,同比下降16.1%,这已是天河机场连续第三年出现负增长。要知道,天河机场在巅峰时期,年货邮吞吐量曾突破31万吨。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鄂州机场的爆发式增长。
这两座机场的此消彼长,难免让人产生联想。
当然,货邮吞吐量连续下滑的还不止有武汉,杭州萧山机场的货运表现同样承压。2024年,杭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同比下降9.2%,并且已经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
不过,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或许这只是航空货运格局调整的一部分。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新增了26个国家物流枢纽,其中武汉-鄂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榜上有名。
在这一大格局下,武汉、鄂州的航空货运市场正在重新分工,机场之间各有侧重,短期内业务量出现波动也属正常。
目前,鄂州花湖机场已累计开通93条货运航线,其中国内航线56条,国际及地区航线37条,航线网络持续扩张,航空货运的发展势头依旧强劲。
未来,随着鄂州机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的持续推进,它与武汉天河机场的关系或许会更加明朗——是完全分工,还是存在一定竞争?这将成为值得持续观察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