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缓和推动跨太平洋货运量回升
随着中美高层战略会谈协商一致,双方达成阶段性共识:5月14日起启动为期90天的贸易战暂停机制。根据协议,双方将实施大规模关税调降,核心商品关税税率由125%大幅回落至10%,同时,前期针对跨境电商货物的加征关税政策也将同步调整优化。这一重大政策调整,预计将有效激活跨太平洋贸易通道活力,带动航空货运需求显著增长,推动相关运力资源加速扩容,为区域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能。
关税调整细则
税率变动:美方取消91%的加征关税,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美国对华进口关税降至30%;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相应暂停24%的反制关税,中国对美关税降至10%;
芬太尼相关:美国维持年初实施的20%惩罚性关税;
小额豁免货物: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发往美国的包裹税费从120%降至54%(或固定100美元)。
市场反应速递
抢运潮预期:TAC指数指出,企业可能趁关税窗口期加速对美发货;
运价止跌反弹:上周空运价格环比回升,反映运力紧俏;
包舱协议波动:贸易战曾致大量包板协议取消,但货机运力削减抵消部分影响。
运力动态追踪
宽体货机复苏:Rotate数据显示,亚太-北美航线24小时总运力同比上周增长26%,宽体货机运力激增40%;
电商冲击缓解:5月2日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曾引发运力暴跌,新税费调整或缓和颓势。
行业隐忧与挑战
库存饱和风险:IATA数据显示3月创纪录货运量源于提前出货,当前库存水平已达高位;
可持续性存疑:特朗普称“关税不会重返145%高位”,但警告“仍可能大幅提高”;
监管连锁反应:针对中国电商货物的海关严查持续,或抑制跨境小包增长;
脱碳进程受阻
老旧机型续命:交付延误迫使航司延长高污染机型服役期;
SAF供应缺口:可持续航空燃料产能不足制约减排进程。
亚太贸易增长受货机交付延误威胁
由空运哥整理自航空货运新闻。